要求全國聯網查處垃圾短信
工信部于4月12日開展的專項行動中規定,電信運營商在未經用戶同意或已經明確表示拒絕的情況下,不得向用戶發送商業類短信息。要求運營商應通過有效技術手段予以攔截。此外,工信部還要求電信運營商升級垃圾短信網間聯動處理平臺,但整個專項行動中并沒明確指出,對發送垃圾短信的具體懲罰金額。
垃圾短信的三種由來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工信部提到的商業短信主要由三種方式出現。
辦張VIP卡 默認愿收短信
“商家、企業必須通過申請,在系統白名單里進行登記,由運營商為其分配相應的短信端口,通過端口才能向所對應的客戶發送商業短信。”重慶移動綜合部新聞信息中心鄧煒向記者解釋了“商業短信”的由來。
他介紹說,市民與商家進行交易(特別是網購)或辦理各種VIP卡的時候就被默認為接收商業短信。
流氓應用強行推送
對于其他一些垃圾短信,鄧煒稱有可能是用戶在手機上安裝的某些流氓應用在作怪。“一些流氓應用會通過讀取用戶通訊錄等數據,并向手機用戶發送廣告等垃圾短信。”對此,他建議用戶在手機上安裝相應的APP軟件,定期為自己的手機“查毒”。
增值業務成為“增值垃圾”
另外,也有一些增值類業務在類似用戶誤操作的情況下被辦理,而增值業務的相關短信,則會被不明就里的用戶認定為垃圾短信。鄧煒建議用戶可以發送0000到10086,對自己手機訂制的所有增值業務進行完整查詢,取消誤訂業務,從而杜絕“增值垃圾”的莫名入侵。
短信端口背后的利益鏈條
“比如像、賣發票之類的垃圾短信,很多就是某些商家把端口賣給了短信群發公司。”曾在電信營業廳工作過的小趙向時報記者爆了個料。
“向手機用戶發送垃圾短信的渠道主要就是這種端口類。”小趙說,這種短信一般以"106"開頭,雖然運營商會對商家的相關資質等進行審查,但商家在拿到短信發布端口后,他們就難以再次監管,這給了不少垃圾短信推送公司“機會”。
目前,還有很多垃圾短信是通過個人通信號碼群發或網絡改號軟件點對點發送,多以外地手機號為主,涉及跨省跨網等問題,整治存在一定難度。
主要還是我國相關法律缺失
罰得不夠重
重慶浩源律師事務所的張晶律師表示,“對于垃圾短信,國外早就有了很好的措施。”張律師介紹說,在韓國,未經用戶同意發送垃圾短信最高將被處以32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罰金。在美國,違規發送垃圾短信者最高將被罰款600萬美元,嚴重者甚至會被處以監禁。“反觀我國,垃圾短信在法律層面始終沒能確定,對手機用戶的隱私權界定也很模糊。”
如何舉報垃圾短信?
鄧煒說,對于商家再次出售短信端口的行為,目前他們也沒辦法根治。但如果個人用戶不希望接到一些商家促銷或活動提醒的短信,可以通過向運營商反饋,由運營商對該商家的端口進行屏蔽,從而杜絕該用戶再收到類似商業短信。
登錄運營商網上營業廳舉報
撥打10086人工舉報
編輯“端口號(即推送垃圾短信的號碼)+*(星號)+垃圾短信內容”到10086999舉報
國內垃圾短信分五類
第一類:“騷擾型”,多為一些無聊的惡作劇,發送號碼多為手機號碼;
第二類:“欺詐型”,此類短信多是想騙取用戶的錢財,如中獎信息,發送號碼多為手機號碼;
第三類:非法廣告短信,如出售黑車、麻醉槍之類,發送號碼多為手機號碼;
第四類:SP(短信業務提供商)違規群發,誤導用戶定制短信業務,發送號碼多為SP接入代碼,一般為四位數字。發送號碼不分網內網外。
第五類:詛咒型短信,此類短信多以讓更多用戶轉發為目的。不轉發的話,就說幾日內,某個或某些親人會有這樣那樣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