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
<dl><!–Definition List (定義列表)–> <dt></dt><!–Definition Term (定義項)–> <dd></dd><!–Definition Description (定義描述)–> </dl> |
看上面這段代碼我們發(fā)現(xiàn)這里并沒有出現(xiàn)<li>標簽,而是由DL、DT、DD三個標簽組成,根據(jù)外型以及之前的列表我們可以知道,DL是這個列表的一個容器,就像個箱子,不同的是這次箱子里不只有統(tǒng)一標準的單個小盒子了。而是出現(xiàn)兩個不同的內容我們怎么理解這個DT與DD呢?從語義上來講,DT是名稱,是標題,而DD是解釋,是內容。DT與DD都是盒子,DD只對應解釋他上面的一個DT,不能越級或是向下解釋。當DT不存在的時候那么DD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而DT是否一定需要DD跟隨其后,這點上我還沒有找到確切的文獻可以說明這一點,但是以我對于定義列表的理解,我認為如果數(shù)據(jù)中只有DT沒有DD那么這就一不能成為定義列表,直接用UL無序列表就可以了。但是當數(shù)據(jù)中只有某一個或是少數(shù)幾個沒有DD,而大部分都有DD,那么園子認為這種形式是可以存在的。
再看個例子:
1 2 3 4 5 6 |
<dl> <dt>有序列表</dt> <dt>有序列表</dt> <dt>有序列表</dt> <dt>有序列表</dt> </dl> |
以上這種很明顯就不合適了,這樣的形式就是無序列表,何必要用定義列表呢,從語義上也說不通。
一個DT可以帶多個DD嗎?例:
1 2 3 4 5 6 7 8 |
<dl> <dt>國內電視臺</dt> <dd>中央一套</dd> <dd>中央二套</dd> <dd>中央三套</dd> <dt>國外電視臺</dt> <dd>美國在線</dd> </dl> |
上面這種形式則我個人認為是可行的。關于一個DT是否可以帶多個DD的問題,這點上我同樣沒有找到文獻說明不可以,并且在一些知名的網(wǎng)站中這種一個DT帶多個DD的依然很多。我對此的看法是,物殊情況下一個DT帶多個DD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情況上我認為這種做法還是有所欠缺。從解釋上來看,多個DD是否表明著多個解釋?或是解釋內容要分段也不需要讓DD來當這只抓耗子的狗。一個DD中完全可以內嵌很多個段落標簽。再則從樣式應用上來講,多個DD整體松散,其設計的擴展性不足。比如,當我們要做一個點擊DT隱藏對應的DD的效果時,這種多DD的做法就不那么好實現(xiàn)了。所以在不是特殊用途情況下盡可能不要使用一個DT帶多個DD的做法,還是把內容放在DD里,分段的就讓段落標簽去做,分列表的就讓有序或是無序列表去表現(xiàn)。您的意見呢?